澳門巴黎人酒店-婦產科
城市精神在武漢保衛戰中的作用及啟示城市精神在武漢保衛戰中的作用及啟示 張永廣 李亞娟 2020年05月19日07:58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城市精神在武漢保衛戰中的作用及啟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同樣如此。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風格和個性的體現。城市精神一旦形成,就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力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城市治理的一次大考,在武漢保衛戰中,城市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並給現代城市治理帶來了許多重要啟示。 武漢保衛戰反映出武漢城市精神中的“英雄”氣質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江之奔湧、湖之靈秀,哺育了武漢人蓬勃向上、敢為人先的性格。武漢是荊楚文化的核心區域,早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武漢黃陂地區即興起了規模宏大的盤龍城文化。楚國建立之時,國小位卑,“號為子男五十裡”,被中原諸國鄙為“南蠻”,楚國上下“闢在荊山,篳路藍縷”,不斷開疆拓土,最終位列“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展現出了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開拓創新的精神。從公元223年夏口城的正式構築,到宋元戰爭中的戰略樞紐,武漢一直被歷代朝廷視為軍事重鎮。經過無數戰火兵戈的搏殺和考驗,武漢磨礪出了鐵血家國義、無忘忠骨魂的氣質。 進入近代以來,這裡打響過辛亥革命第一槍,是當之無愧的首義之城;這裡有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收回英租界工人大罷工,是工人運動的大本營;這裡經歷過抗日戰爭時“保衛大武漢”的烽煙歲月,是民族精神的鎚鍊爐;這裡迎戰過1998年的特大洪水,是英雄之歌的譜寫地。輝煌歷史的累積,武漢于2011年提出了“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彰顯了城市文化血脈之中的“英雄”氣質。城市精神是一種自我確證與認同,更是團結一心向前進的強大驅動力。近幾年來,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從來沒有在前進的腳步中忘卻根骨。誠信體系建社會守信環境、時代楷模樹道德標桿、“互聯網+志願服務”築志願之城、“我與文明同行”展市民責任……在不斷的探索實踐和理念倡導中,“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成為武漢新風尚。武漢的城市精神在時光的交替中生生不息,在實踐的歷練中吐納融新。 城市精神是一種世代繼替的文化氣質的積澱與昂揚。晨鐘催醒巍巍江城,長江漢水春潮滾滾。在這次生死大考中,武漢對“敢為人先,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傳承與光大,展現出新的“英雄”氣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武漢這座城市率先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在疫情最洶湧的時刻,武漢封城,為全國降低疫情風險作出了巨大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武漢加油”一詞,不僅代表著舉國上下對武漢的傾力相助,也反映了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在負重前行中自強不息的頑強和堅韌。 武漢保衛戰,戰的是病魔,拼的是精神。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道道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快速拉起。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顯現出不屈不撓的英雄本色。無數衝鋒一線、舍己忘我的醫護工作者,無數下沉社區防控疫情的黨員幹部,無數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人民警察,無數晝夜奮戰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的工人,無數接送人員和運送物資的車隊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