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支連碰多少錢我國城市規模類型標準發生改
《關于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增加了我國城市規模類型,由四類變成了五類,增加了超大城市。根據新標準,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此次城市規模劃分標準調整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將統計口徑界定為城區常住人口,而非之前的市區和近郊區。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 新華社稱,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全國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有6個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深圳,按照新標準為超大城市;城區人口達到500-1000萬的有11個城市,分別是武漢、成都、南京、佛山、東莞、西安、沈陽、杭州、蘇州、哈爾濱、香港為特大城市。 而此前我國常見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為:市區(不包括市轄縣)的非農業人口總數,100萬人口以上為特大城市;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為大城市;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為中等城市;20萬以下的為小城市。 一份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按照老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2010年城區人口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0多個,都是特大城市。統計口徑更改及劃分標準調整的最終結果是:全國的城市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即特大城市數量急劇減少,全國大部分老的特大城市將被降級。根據國務院此次新的城市標準的設定,一夜之間140多個特大城市只剩下17個。超過九城以上的、老的特大城市,如濟南、青島、鄭州、徐州、贛州、唐山等都退出了特大城市的行列,其城市功能規劃也將可能面臨調整。 英國《經濟學人》雜志網站日前刊文《自邊緣歸來》(Back from the edge)稱,近年來中國自殺率已跌至世界最低行列。 文章稱,上世紀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