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點澳門在比利時體驗食品安全監管
每到週末,比利時最大的農貿市場“牛市”便帳篷林立、人聲鼎沸。商販們使用各種語言大聲吆喝,往來的客人穿梭在密密麻麻的帳篷間,先嘗後買,四處比價。這裡看似環境嘈雜,運營卻井然有序,在食品安全保障上更是毫不馬虎。 加工和銷售肉制品的店鋪很多。店鋪往往分前後兩個區域,前面是售賣區,後面是分割區,中間隔著透明玻璃。顧客可以透過玻璃,看到工作人員在操作間裡的一舉一動。 一家商鋪的工作人員阿裡說,這裡的加工生產線使用先進的現代化設備,工作人員都是專業人士。根據法規要求,動物宰殺前須由官方認可的獸醫進行嚴格檢查,包括是否有寄生蟲等疾病。生產車間嚴禁吸煙及亂堆亂放,不同類型的肉類必須分開放置。為保證品質,肉類運輸途中必須處于冷凍狀態,店內冷櫃的溫度也必須嚴格控制。閉市前,店員必須將所有貨物、包裝盒和其他垃圾帶走,清潔攤位和週邊環境。非法傾倒垃圾將被罰款250歐元。 在比利時的餐廳裡,食品安全同樣得到高度重視。走進布魯塞爾街頭一家餐廳的後廚,只見不鏽鋼制操作台擦得幹淨□亮,用手一抹,看不見油污。廚師剛做完一道菜,便立即擦拭濺出的湯漬。洗菜池用完後也要保持週邊幹燥。 記者注意到,後廚冷櫃裡大大小小的容器上都貼上了手寫的標簽,用來標注裡面食材的有效期。餐廳經理伯納德解釋道:“通常蔬菜都是當天採購,最長存放時間不超過3天。有一些佐料和熟肉是可以事先做好並存放一定時間的。根據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規定,必須將這些食材貼上標簽,以防過期。此外,對冷藏和冷凍食品的溫度、洗手和清潔設施、菜單注明過敏源等也有詳細規定。” 據伯納德介紹,政府部門每年會來店裡突擊檢查。如果檢查不合格,餐廳需要繳納500─600歐元的罰款。如果再次檢查還不合格,就會被勒令停業整頓,並接受食品安全相關培訓。 在比利時,從事食品生產和經營,必須同時遵守相關歐盟法規和比利時本國法律。這些法律涵蓋從食物制備、加工、存儲到分發、消費等食品鏈的所有環節,對化學污染物、過敏源、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轉基因食品等都有規範。 例如,比利時超市銷售的每一個雞蛋上都印有編碼。這是雞蛋的“身份證號”,可以查出它來自哪個飼養場、哪個雞籠、母雞的飼養狀況、是草雞蛋還是普通飼養雞蛋等信息。超市裡的奶粉只要離開貨架,就不能再次出售,因為從貨架上取下後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奶粉的安全性。加工食品包裝上都必須標明詳細的配料成分、過敏源成分、生產時間等信息。如果消費者有投訴意見,可隨時撥打24小時免費投訴電話,等待專業人員第一時間上門採樣,並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測。 得益于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有力執行,比利時聯邦食品鏈安全局發布的食品安全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檢測樣本的合格率達96.4%。 (本報布魯塞爾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24日 18 版) 在世宗市的一家垃圾自動轉運站,工作人員在演示垃圾自動收集系統。 本報記者劉歌攝 核心閱讀 韓國從1995年1月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制度。此後韓國的垃圾回收率不斷提高。2017年,垃圾回收再利用率達到87%。韓國民眾的垃圾分類習慣和環保意識不斷增強。近日,本報記者前往首爾、世宗等地採訪,對韓國的垃圾分類制度作了近距離觀察。 推出收費專用垃圾袋 韓國首都首爾,是一座擁有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每天僅產生的廚餘垃圾就有2800多噸。如何實現對人口密集地區的垃圾分類和處理? 從1995年起,韓國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制度,並根據居民的排放量收費。根據這一垃圾計量收費制度,垃圾大體分為4個大類:一般生活垃圾、食物垃圾、可回收垃圾和特殊大件垃圾。無法進行回收利用的垃圾都屬于一般生活垃圾,必須放入專用的垃圾袋中。 在首爾,下轄的各個區分別使用不同顏色的專用垃圾袋,不同轄區的垃圾袋不能跨區使用。人們需要到附近超市或便利店購買專用垃圾袋,容量越大的垃圾袋越貴。20升容量的垃圾袋售價約為490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67韓元)。垃圾運輸和處理費用都包含在購買垃圾袋的費用中。 垃圾袋價格不便宜,促使人們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垃圾排放,並對垃圾進行精細的分類。垃圾袋的收入,也為政府的資源循環部門提供了財源。首爾市資源循環科科長崔圭東說,2018年首爾市出售專用垃圾袋的收入約為1586億韓元,佔到首爾市一般生活垃圾處理費用的七成。垃圾袋的售價由政府統一調控,因而價格有可能調整變化。 對于無法裝進垃圾袋的大型廢棄物,比如電冰箱、電視等大件舊家電,市民需要預約無償回收,再交由民間企業回收利用;中小型廢舊家電,如電飯鍋、電腦等,可交由區政府回收;廢舊衣櫃、沙發等大件家具,則需額外交納垃圾處理費,費用為2000至3萬韓元不等。 實行計量收費後,韓國垃圾的排放量大幅減少。據統計,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推出3個月後,全國垃圾平均減少約38%,可回收垃圾量增加約90%。 “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按照誰排放誰付費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公平性,增強了個人的責任意識,能夠促使民眾自覺減少垃圾排放量。”崔圭東告訴本報記者,除了嚴格執行垃圾分類制度外,